春閨院宇,柳絮飄香雪。簾幕輕寒雨乍歇,東風落花迷粉蝶。芍藥初開,海棠才謝。
【幺】柔腸脈脈,新愁千萬疊。偶記年前人乍別,秦臺玉簫聲斷絕。雁底關河,馬頭明月。
【降黃龍袞】鱗鴻無個,錦箋慵寫。腕松金,肌削玉,羅衣寬徹。淚痕淹破,胭脂雙頰。寶鑒愁臨,翠鈿羞貼。
【幺】等閑辜負,好天良夜。玉爐中,銀臺上,香消燭滅。鳳幃冷落,鴛衾虛設,玉筍頻搓,繡鞋重攧。
【出隊子】聽子規啼血,又西樓角韻咽。半簾花影自橫斜,畫檐間丁當風弄鐵,紗簾外瑯玕敲瘦節。
【幺】銅壺玉漏催凄切,正更闌人靜也。金閨瀟灑轉傷嗟,蓮步輕移呼侍妾:"把香桌兒安排打快些。"
【神仗兒煞】深沉院舍,蟾光皎潔。整頓了霓裳,把名香謹爇。伽伽拜罷,頻頻禱祝:"不求富貴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圓備者!"
【黃鐘】侍香金童。元代。關漢卿。 春閨院宇,柳絮飄香雪。簾幕輕寒雨乍歇,東風落花迷粉蝶。芍藥初開,海棠才謝。【幺】柔腸脈脈,新愁千萬疊。偶記年前人乍別,秦臺玉簫聲斷絕。雁底關河,馬頭明月。【降黃龍袞】鱗鴻無個,錦箋慵寫。腕松金,肌削玉,羅衣寬徹。淚痕淹破,胭脂雙頰。寶鑒愁臨,翠鈿羞貼。【幺】等閑辜負,好天良夜。玉爐中,銀臺上,香消燭滅。鳳幃冷落,鴛衾虛設,玉筍頻搓,繡鞋重攧。【出隊子】聽子規啼血,又西樓角韻咽。半簾花影自橫斜,畫檐間丁當風弄鐵,紗簾外瑯玕敲瘦節。【幺】銅壺玉漏催凄切,正更闌人靜也。金閨瀟灑轉傷嗟,蓮步輕移呼侍妾:"把香桌兒安排打快些。"【神仗兒煞】深沉院舍,蟾光皎潔。整頓了霓裳,把名香謹爇。伽伽拜罷,頻頻禱祝:"不求富貴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圓備者!"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
關漢卿。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
戲贈樂天、復言(此后三篇同韻)。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
漫成答遠。。陳振家。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凌霄竹,居然成散樗。
塞上讀霞海篇寄管涔子。明代。林大春。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興引赤城愜,情憐碧海偏。奇文振巖穴,麗藻發林泉。玉鐸驚回首,金聲失比肩。草書潛逼圣,載酒細論賢。門比孫登重,山因謝朓傳。游秦膺舜岳,思越感堯年。夜夢抽簪侶,秋懷倚劍篇。登臨嗟遠矣,風物轉悠然。好靜能齊俗,端居或問禪。賓僚盡傾倒,騷雅幸周旋。重望歸安石,幽期合稚川。曹劉時并蓋,李郭或同船。賤子暫持節,長途許執鞭。青門逢勝集,紫省列群仙。忝竊分徐榻,光輝入孔筵。終南巧舞外,長樂婉歌前。忽奏陽春曲,兼聆流水弦。疑游洞庭浦,如陟華山巔。縹緲飛千里,空濛俯八埏。別來馀臘雪,吟處起春煙。朝傍黑河宿,暮從青戍眠。寶刀增意氣,彩筆愧塵緣。塞晚愁聞雁,溪清想釣鳣。何時隨汗漫,白日共聯翩。醉訪燒丹地,閒行種藥田。枕書仍寤寐,驛傳若留連。沙隱朔云暗,峰回羌樹圓。關西悵脩阻,空復望飛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