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閣秋天迥,金仙寶珞齊。青山排闥見,紫氣隔城迷。
朱栱浮云濕,雕檐落照低。因懷百戰士,惆悵立層梯。
南城詠古十六首 其二 憫忠閣。元代。乃賢。 高閣秋天迥,金仙寶珞齊。青山排闥見,紫氣隔城迷。朱栱浮云濕,雕檐落照低。因懷百戰士,惆悵立層梯。
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于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為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為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云清嘯集》。 ...
乃賢。 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于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為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為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云清嘯集》。
次韻宋太守薰烈避居湯水寺作贈其孫。元代。丁復。 江上休為郡,淮邊入戰場。徑來悲棹短,避去恐謀□。夾道松行直,臨池蘚甃方。蕭然忘執熱,宴坐有清涼。
太平湖。。吳金水。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云影。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呈曾侍郎逮。宋代。趙蕃。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刪。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后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顏。
野望。宋代。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西興渡口雪。宋代。蘇泂。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