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此珠,萬古天地寶。
法當潛厥光,蚌谷護其表。
能使華岳移,可叱峽流倒。
未若床缺足,梓匠不自造。
脫華培深根,屏翳返內照。
與辦以興戎,寧訥而出好。
恭惟羲皇心,豈有夜與曉。
我眼徹地底,常見日皎皎。
爰自彖及系,纂述屢脫稿。
仙游慕升飛,佛障怯煩惱。
九轉與八解,母不擺纏繞。
彼豈知吾學,往來玩大小。
艮止體陰負,離明決陽抱。
平生無所媚,不灶亦不奧。
突過子云玄,眇視老氏妙。
慎察進退間,以為先師報。
宜耦長沮耕,遑待方朔詔。
黑頭氣公旺,黃馘項吾槁。
一當蟄幽閒,一當翔穹吳。
何以明其然,□□□衰老。
次韻君澤正月五日早見示。元代。方回。 人人有此珠,萬古天地寶。法當潛厥光,蚌谷護其表。能使華岳移,可叱峽流倒。未若床缺足,梓匠不自造。脫華培深根,屏翳返內照。與辦以興戎,寧訥而出好。恭惟羲皇心,豈有夜與曉。我眼徹地底,常見日皎皎。爰自彖及系,纂述屢脫稿。仙游慕升飛,佛障怯煩惱。九轉與八解,母不擺纏繞。彼豈知吾學,往來玩大小。艮止體陰負,離明決陽抱。平生無所媚,不灶亦不奧。突過子云玄,眇視老氏妙。慎察進退間,以為先師報。宜耦長沮耕,遑待方朔詔。黑頭氣公旺,黃馘項吾槁。一當蟄幽閒,一當翔穹吳。何以明其然,□□□衰老。
(1227—1307)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宋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后官知嚴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于詩。有《桐江集》、《續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 ...
方回。 (1227—1307)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宋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后官知嚴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于詩。有《桐江集》、《續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擷芳詞 秋柝。清代。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更籌永。銀釭冷。欲眠無寐聲聲警。山城角。街檐落。鳴雞相和,暮蛙頻學。閣。閣。閣。
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明代。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鹪莆魅沾勾鼓?,屋隙愁看返照來。
詠蜀都城上芙蓉花。唐代。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詠懷舊隱十五首 其三。元代。吳當。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周禮樂,野服漢威儀。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