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
檀古道場,水月白衣相。真珠般若林,多寶如來藏。梵相四天王,唐塑八金剛。佛隱松間塔,僧推云外窗。虛堂,法鼓驚天上;長廊,游人惹御香。
【雙調】雁兒落過德勝今。元代。趙善慶。 天竺寺檀古道場,水月白衣相。真珠般若林,多寶如來藏。梵相四天王,唐塑八金剛。佛隱松間塔,僧推云外窗。虛堂,法鼓驚天上;長廊,游人惹御香。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
趙善慶。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秋夜望月 其一。兩漢。佚名。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里向誰啼。
相書語(張璟藏論婦人相引此)。兩漢。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薛端明挽章三首。宋代。曹彥約。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風首屢回。只今巖石望,寧忍泰山頹。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