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滿震澤,天然出芙蕖。中心無雕琢,對此真起予。
旭日上東楹,照我白發梳。發始黑如漆,已不任簿書。
竟作強項令,誰能藉阿譽。彼茁者蘭芽,秀發幸在渠。
甘以窮齟齬,而歸老樵漁。于今八十年,發白雪不如。
昨夜縣帖下,賓詹有新除。今晨府牒來,于星講帷初。
顧此頭上巾,重封廿年馀。君恩東海波,豈止震澤潴。
愿為太平翁,長在澤邊居。
守溪王先生父八十。明代。羅玘。 秋水滿震澤,天然出芙蕖。中心無雕琢,對此真起予。旭日上東楹,照我白發梳。發始黑如漆,已不任簿書。竟作強項令,誰能藉阿譽。彼茁者蘭芽,秀發幸在渠。甘以窮齟齬,而歸老樵漁。于今八十年,發白雪不如。昨夜縣帖下,賓詹有新除。今晨府牒來,于星講帷初。顧此頭上巾,重封廿年馀。君恩東海波,豈止震澤潴。愿為太平翁,長在澤邊居。
羅玘(1447年-1519年)字景鳴,號圭峰,學者稱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鄉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鄉試第一第二年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進侍讀。著有《圭峰文集》《續集》《類說》《圭峰奏議》等。 ...
羅玘。 羅玘(1447年-1519年)字景鳴,號圭峰,學者稱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鄉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鄉試第一第二年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進侍讀。著有《圭峰文集》《續集》《類說》《圭峰奏議》等。
次韻梁粹秋日白牡丹。宋代。方岳。 自掩窗紗護夕陽,碧壺深貯溜晴光。可曾見此春風面,凈洗鉛華試曉霜。
洪陽南溪道中。。石維巖。 輿筍嘔啞山徑迷,秋風著我下南溪。不遭離亂胡濘淖,自覺川原無町畦。萬里鄉愁隨處寫,半竿殘日向人低。朋儕為問生涯似,松鼠穿林與竹雞。
諸將八首 其七。明代。李夢陽。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偽,豈應屠賈坐封侯。
垤鸛。明代。守仁。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秦人既鶴呼,鸛亦鶴自謂。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謁帝。長鳴玉陛前,帝怪鸛音異。敕令擊殺之,下充膳夫饋。浮丘報秦人,秦人方自愧。為誡畜禽家,畜禽辯真偽。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