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溪頭坐石磯,水禽沙鳥自相依。敢言有道忘人境,秖欲無心契祖機(jī)。
莎草似茵迎日軟,荻芽如玉到春肥。巖扉半掩歸來后,步屧修廊月色微。
欽和御制山居詩賜靈谷寺住持 其八。明代。釋宗泐。 偶向溪頭坐石磯,水禽沙鳥自相依。敢言有道忘人境,秖欲無心契祖機(jī)。莎草似茵迎日軟,荻芽如玉到春肥。巖扉半掩歸來后,步屧修廊月色微。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xué)行高僧,首應(yīng)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shí),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
釋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xué)行高僧,首應(yīng)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shí),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喜雨二章。唐代。鄧肅。 暘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積,果腹同傾四海心。我亦不須憂脫粟,聊賡既醉入瑤琴。
新雷。明代。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fēng)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再次韻楊宰七首。宋代。陳造。 驟聞行旅嘆赍糧,無復(fù)居人肯饋漿。十襲君詩要娛老,卻愁痛定說常暘。
憶江南 其六。明代。沈宜修。 湖上風(fēng),縹緲楚江東。入面涼生■粉白,飄衣態(tài)捲舞衫紅。花落水流中。光轉(zhuǎn)蕙,泛漾正無窮。十里杏香吹不盡,四圍麥隴拂來重。清氣獵芳叢。
分流水。唐代。司空曙。 古時(shí)愁別淚,滴作分流水。日夜東西流,分流幾千里。通塞兩不見,波瀾各自起。與君相背飛,去去心如此。
燕歸梁 汲縣與家人別。清代。周之琦。 煙柳凄迷夕照沈。離思難禁。無根風(fēng)絮苦商參。歧路外、兩分心。促春相見殘春別,新悵望、更從今。竹雞啼處瘴云深。且休向、夢中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