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相逢白門道,君方壯年我差少。同鄉異域心最親,月夕風晨寫懷抱。
南臺御史能薦才,薦才先取文章好。當時結交多俊髦,羨君獨得聲名早。
江城一別三十秋,我出匡徒君宦游。甲兵滿地音信斷,越云楚水情悠悠。
今春錢塘忽相見,君未全衰我猶健。探得囊中著述書,松齋曉日開新卷。
君承明詔入史局,我亦奏對延和殿。秋深俱放還舊山,兼有賜金并賜燕。
君家云巢鑒湖曲,鯖魚膾肥粳稻熟。脫巾露頂松石間,如鹿如麋不羈束。
我歌此曲空復情,烈風蕩海鴻冥冥。世間富貴自可輕,且學清狂如賀生。
憶昔行贈朱伯賢還會稽。明代。釋宗泐。 憶昔相逢白門道,君方壯年我差少。同鄉異域心最親,月夕風晨寫懷抱。南臺御史能薦才,薦才先取文章好。當時結交多俊髦,羨君獨得聲名早。江城一別三十秋,我出匡徒君宦游。甲兵滿地音信斷,越云楚水情悠悠。今春錢塘忽相見,君未全衰我猶健。探得囊中著述書,松齋曉日開新卷。君承明詔入史局,我亦奏對延和殿。秋深俱放還舊山,兼有賜金并賜燕。君家云巢鑒湖曲,鯖魚膾肥粳稻熟。脫巾露頂松石間,如鹿如麋不羈束。我歌此曲空復情,烈風蕩海鴻冥冥。世間富貴自可輕,且學清狂如賀生。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行高僧,首應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金剛經》、《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
釋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臨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為全室。洪武中詔致有學行高僧,首應詔至,奏對稱旨。詔箋釋《心經》、《金剛經》、《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時,曾遭株連,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圓寂。有《全室集》。
次韻王學士七夕新秋。元代。吳澄。 煌煌桴鼓引雙旌,道是天孫大禮成。金鏡南飛光欲半,銀潢西去寂無聲。佳期一夕人誰見,別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東五星麗,應嫌抱拙要中更。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回鑾奉皇太后進宮之作。。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唐代。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絕音華,貴絕父母詞。素釵垂兩髦,短窄古時衣。行成聞四方,征詔環珮隨。同時入皇宮,聯影步玉墀。鄉中尚其風,重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將此為女師。
頌古二十四首。宋代。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