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揚輝三萬里,清光上映天河水。幽崖毫發盡分明,遍照閭閻無彼此。
此燭本是臺星精,時當有道泰階平。天子居宸運斗柄,玉燭均調萬化成。
有時化作劍光紫,氣射斗牛難逼邇。忽懸秘閣灼青藜,更與文人校書史。
書史千年杳莫尋,師相曾研萬古心。玉衡四轉提常正,水鏡平涵江漢深。
即今入踐微垣側,一片丹心扶帝極。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輝尚結云霞色。
道經沛郡昴星浮,蕭相當年輔赤劉。天垂五老扶皇業,霸術看同爝火流。
此時上將開營待,列炬華筵吐精彩。萬柝應知野燧消,一彎尚藉天燈在。
宴罷仙槎且復乘,沿河星斗輝相凌。豈知滕閣遲王勃,更有龍門御李膺。
夜深剪燭延清話,香蠟頻銷未忍謝。撤送座上雙短檠,一路流光歡見借。
深院金蓮不敢知,鑿壁今資鼎說詩。大臣自受朝陽寵,貧女亦邀鄰屋私。
燁燁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自思獻曝本懷誠,豈患捫燭徒博笑。
長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視四方知。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師。
燭龍歌即事呈謝葉臺翁師相。明代。韓上桂。 燭龍揚輝三萬里,清光上映天河水。幽崖毫發盡分明,遍照閭閻無彼此。此燭本是臺星精,時當有道泰階平。天子居宸運斗柄,玉燭均調萬化成。有時化作劍光紫,氣射斗牛難逼邇。忽懸秘閣灼青藜,更與文人校書史。書史千年杳莫尋,師相曾研萬古心。玉衡四轉提常正,水鏡平涵江漢深。即今入踐微垣側,一片丹心扶帝極。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輝尚結云霞色。道經沛郡昴星浮,蕭相當年輔赤劉。天垂五老扶皇業,霸術看同爝火流。此時上將開營待,列炬華筵吐精彩。萬柝應知野燧消,一彎尚藉天燈在。宴罷仙槎且復乘,沿河星斗輝相凌。豈知滕閣遲王勃,更有龍門御李膺。夜深剪燭延清話,香蠟頻銷未忍謝。撤送座上雙短檠,一路流光歡見借。深院金蓮不敢知,鑿壁今資鼎說詩。大臣自受朝陽寵,貧女亦邀鄰屋私。燁燁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自思獻曝本懷誠,豈患捫燭徒博笑。長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視四方知。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師。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滿江紅 述懷。清代。吳綃。 陵谷紛紜,魚龍混、一江春漲。回首處、平生孤介,弱軀多恙。盼望云霄凡骨重,寸心常鎖雙尖上。閉深閨、棲處似鷦鷯,齊眉餉。行樂事,全拋漾。琴書好,休題唱。但夢吟殘罷,閑愁醞釀。癡想蓬萊弱水隔,難求縮地壺公杖。嘆風風雨雨度馀年,凄涼狀。
河傳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清代。馮煦。 城闕。愁絕。落花時。野戍殘旂雨微。峽中一春無雁飛。相思。北來音信稀。十二青樓臨大道。春漸老。處處生芳草。杜鵑啼。人未歸。路迷。片帆吹又西。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位頌·匣里青蛇吼。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又答氈帳。宋代。蘇軾。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莫嫌雪里閑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