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臺一片月,清光萬古懸。流輝湛端水,閃鑠金龍鞭。
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隨公照林麓。復從全嶺蔭甘棠,天際蟾光色更煌。
山河大地流俱滿,金粟隨風轉吐香。萬古璃琉波蕩漾,千門寶玉遙相向。
鑒物真堪數發毫,燭林便可消煙瘴。即今劍履去朝天,明月團團引馬前。
金宮銀闕看從入,樂奏鈞天似可傳。此時崧臺月猶燦,清輝不改留公玩。
愿將月露瀉金莖,灑向東南沾欲遍。
送參藩陳鄰崧公覲賀。明代。韓上桂。 崧臺一片月,清光萬古懸。流輝湛端水,閃鑠金龍鞭。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隨公照林麓。復從全嶺蔭甘棠,天際蟾光色更煌。山河大地流俱滿,金粟隨風轉吐香。萬古璃琉波蕩漾,千門寶玉遙相向。鑒物真堪數發毫,燭林便可消煙瘴。即今劍履去朝天,明月團團引馬前。金宮銀闕看從入,樂奏鈞天似可傳。此時崧臺月猶燦,清輝不改留公玩。愿將月露瀉金莖,灑向東南沾欲遍。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寄盧進齋。宋代。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謝白樂天招。。韜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種金蓮。白云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
晏成續太祝遺雙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詩六十篇。宋代。梅堯臣。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鷹爪斷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晏公風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論等差。遠走犀兵至蓬巷,青蒻出篋封題加。紋柘冰瓷作精具,靈味一啜驅昏邪。神還氣王讀高詠,六十五篇金出沙。已從鍛鏈出至寶,終老不變傳幽遐。自惟平昔所得者,何異瓦礫空盈車。滌心洗腑強為答,愈苦愈拙徒興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