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崖古佛依石搆,丈六金身傳已舊。莊嚴半現露兩肩,瓔珞斜懸文似繡。
兩旁險磴列諸天,跨象乘獅據巖竇。恒河沙數誰能名,百千萬億載無漏。
側徑盤桓到上頭,攀援可出石佛后。游人逐隊嬉相從,前顛后墮迫常湊。
旋轉何如蟻磨隨,喧豗更似鼠穴斗。蠹梁屼峗靡敢緣,飛削往往牽衣袖。
隙孔如堪任足捫,摩挲滑膩不能受。欲退轉視已怵魂,稍前首與膝相叩。
最苦形骸夙礙肥,卻羨絕粒偏宜瘦。余輒賈勇試先登,甘生后至超吾右。
長度須長數藉身,以手上拂如龍吼。當險時呼一助予,平步卻誇容吾驟。
咫尺翻函九折艱,遠勢恍接流云岫。不因險阻易生愁,轉覺幽懷緣逗遛。
塵路驅馳不暫停,稍暇偶過耽美晝。共驚佛力廣無邊,怪象幻出非常覯。
何時浪跡學無生,訶林數詣持清咒。
同李長度甘士圣游石佛寺。明代。韓上桂。 石崖古佛依石搆,丈六金身傳已舊。莊嚴半現露兩肩,瓔珞斜懸文似繡。兩旁險磴列諸天,跨象乘獅據巖竇。恒河沙數誰能名,百千萬億載無漏。側徑盤桓到上頭,攀援可出石佛后。游人逐隊嬉相從,前顛后墮迫常湊。旋轉何如蟻磨隨,喧豗更似鼠穴斗。蠹梁屼峗靡敢緣,飛削往往牽衣袖。隙孔如堪任足捫,摩挲滑膩不能受。欲退轉視已怵魂,稍前首與膝相叩。最苦形骸夙礙肥,卻羨絕粒偏宜瘦。余輒賈勇試先登,甘生后至超吾右。長度須長數藉身,以手上拂如龍吼。當險時呼一助予,平步卻誇容吾驟。咫尺翻函九折艱,遠勢恍接流云岫。不因險阻易生愁,轉覺幽懷緣逗遛。塵路驅馳不暫停,稍暇偶過耽美晝。共驚佛力廣無邊,怪象幻出非常覯。何時浪跡學無生,訶林數詣持清咒。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扈從春際上陵四首 其三。明代。于慎行。 云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與趙夢麟諸人游甘露寺。明代。李東陽。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淮浦樹來江口斷,金陵潮落海門空。關書未報三邊捷,萬里中原一望中。
南園叔祖生日。宋代。張镃。 當途老稚遮不住,京口屯云饑待哺。平生四海廟廊姿,八處蕃宣俱暇豫。紹興元勛如日懸,承家有人光后先。驥行萬里要老大,天公已與青松年。愚孫窮好祗林藪,日汲菊潭清釀酒。欲往壽翁道阻修,遙問長江借升斗。人間樂呈唯逍遙,蓬萊方丈非迢迢。詩成喚鶴銜將去,認取南陽臥龍處。
題畫二十四首 其十二。清代。沈梧。 山雨松風拂翠微,小橋流水掩柴扉。問君高世誰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即覺庵子中居士來訪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送之 其三。。釋正覺。 欲下前時雪磴,重開向日風翎。此去丁寧華鳥,莫來狼藉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