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探洞壑奇,恍接函關氣。七星錯落懸,咫尺神都秘。
倏有羽衣人,冉冉云鸞至。云鸞縹緲蒼梧間,乘風直造蓬萊班。
彤霞旭日朝相映,仙輿翠節搖金镮。使我見之心膽墮,握芳詎擲河陽果。
突如驥子渴奔泉,白日制斷黃金鎖。我聞天子之庭多大貝,九鼎璠玙圭璧會。
君豈其一照光含,輕盈兀坐冰壺對。扣之聲音清以越,黃鐘玉磬人從悅。
自信平生眼未經,剖肝不復私毫發。況復幽懷宴笑宜,弄人楊柳春風披。
投壺雅歌相快意,謂我為材似大兒。乃知羚羊非岞崿,奇情孰與金鑾客。
豈從秦臺玉女弄簫來,或是靈槎泛夜逢鳷鵲。愧我塵心蛻不成,將飛屢滯觸藩楹。
安得仙人飲我一杯露,颯颯羽翼風從生。
游七星巖謁蕭太史時成昏五羊。明代。韓上桂。 南探洞壑奇,恍接函關氣。七星錯落懸,咫尺神都秘。倏有羽衣人,冉冉云鸞至。云鸞縹緲蒼梧間,乘風直造蓬萊班。彤霞旭日朝相映,仙輿翠節搖金镮。使我見之心膽墮,握芳詎擲河陽果。突如驥子渴奔泉,白日制斷黃金鎖。我聞天子之庭多大貝,九鼎璠玙圭璧會。君豈其一照光含,輕盈兀坐冰壺對。扣之聲音清以越,黃鐘玉磬人從悅。自信平生眼未經,剖肝不復私毫發。況復幽懷宴笑宜,弄人楊柳春風披。投壺雅歌相快意,謂我為材似大兒。乃知羚羊非岞崿,奇情孰與金鑾客。豈從秦臺玉女弄簫來,或是靈槎泛夜逢鳷鵲。愧我塵心蛻不成,將飛屢滯觸藩楹。安得仙人飲我一杯露,颯颯羽翼風從生。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相思引 其二。宋代。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挽閑閑真人父司徒。宋代。陸文圭。 堂堂遺一老,五福壽而康。系出安仁讕,身居榮祿鄉。春山樵獨隱,晚圃菊尤香。有子知何憾,騎龍下大荒。
送彭待制知瀛州。宋代。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看花回 記少年事。清代。楊玉銜。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移泉烹荈收黃葉,好商量、畫意詩情。往來新認識,有個黃鶯。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