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說法處,迥與諸天鄰。
珠宮歷浩劫,桂殿余真身。
登攀訪靈異,禮謁知宿因。
地遠泉石怪,人閑猿鳥馴。
松杉覆窗戶,濕竹清衣巾。
花雨出深夜,天香來暮春。
久知簪組妄,思與緇錫親。
所希慧燈影,為余照迷津。
宿黃梅五祖寺。明代。林鴻。 佛祖說法處,迥與諸天鄰。珠宮歷浩劫,桂殿余真身。登攀訪靈異,禮謁知宿因。地遠泉石怪,人閑猿鳥馴。松杉覆窗戶,濕竹清衣巾。花雨出深夜,天香來暮春。久知簪組妄,思與緇錫親。所希慧燈影,為余照迷津。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
林鴻。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永州。。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泊舟都梁亭二首。宋代。張耒。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