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吳兒學弄潮,潮去潮來慣使篙。只為秦淮人不喜,非關風浪怕山高。
閶門竹枝詞 其一。明代。李孫宸。 十五吳兒學弄潮,潮去潮來慣使篙。只為秦淮人不喜,非關風浪怕山高。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己未除日與嘯麓薄游翠微元旦復至其地車中口占成四絕。。黃浚。 麟楦文章不放閒,歲華何事更相關。囊詩未辦悤悤祭,待看城西雪后山。
送王正仲長。宋代。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黃流半泥沙,勢淺見蹙澳。千里東歸船,何日下清瀆。澹澹風雨寒,長汀嚎雁鶩。將投孤戍遠,四顧危檣獨。強語慰妻孥,多虞賴僮仆。到家秫已收,綴樹橘始熟。折腰無慚陶,懷遺焉愧陸。我方羨子行,送望不移目。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詩。明代。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瞻嶧亭次歐陽圭齋先生韻。明代。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