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暮春初,和暢來惠風。遠尋脩禊跡,遵渚揚小艟。
何必會蘭亭,少長亦已同。水滿混天高,舟行坐鏡中。
雖復在桑梓,儼與靈境通。海鮪躍旋湍,風鶻磔深叢。
鱗羽各自欣,人生復何庸。彭殤不待齊,委運得從容。
斯意茍冥會,當尊莫放空。
三月三日與客泛舟。明代。李孫宸。 又是暮春初,和暢來惠風。遠尋脩禊跡,遵渚揚小艟。何必會蘭亭,少長亦已同。水滿混天高,舟行坐鏡中。雖復在桑梓,儼與靈境通。海鮪躍旋湍,風鶻磔深叢。鱗羽各自欣,人生復何庸。彭殤不待齊,委運得從容。斯意茍冥會,當尊莫放空。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將赴南都比歸不及見矣。宋代。蘇轍。 東道初來托故人,南樓頻上泗河漘。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寧當厭客貧。顧我及秋行不久,問君觸熱去何因。西歸涼冷霜風后,濁酒清詩誰與親。
送陳文是掌教南海兼寄諸里友。明代。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近現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偈。宋代。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和張自行過城南作畫。明代。錢宰。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深樹流鶯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后何妨犯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