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將軍,守舒州。
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
賊船如云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
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
孤軍六年二百戰(zhàn),王師不來城自存。
無兵猶足戰(zhàn),無食安可支?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
士饑。
力盡矢竭將奚為?倉皇絺舌罵不已。
義士千人同日死,只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
將軍持節(jié)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
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dāng)時臨得之。
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
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
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余將軍篆書拓本歌(即忠襄公闕也)。明代。張羽。 余將軍,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賊船如云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孤軍六年二百戰(zhàn),王師不來城自存。無兵猶足戰(zhàn),無食安可支?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士饑。力盡矢竭將奚為?倉皇絺舌罵不已。義士千人同日死,只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將軍持節(jié)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dāng)時臨得之。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宋代。喻良能。 西風(fēng)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短發(fā)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黃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欲試煙波釣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
盜賊。宋代。劉敞。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斗頻。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荊榛。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
菩薩蠻 其三 詠榴有贈。清代。陳去病。 驕陽時節(jié)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宋代。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