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龍飲海海水枯,棱撐怪石云模糊。媧皇不用補天漏,長留對此珊瑚株。
珊瑚十丈插云表,氣勢高壓扶桑曉。晝長清氣寒欲凝,一天涼思秋冥冥。
須臾鳳鳥西飛去,九疑對面何青青。
枯木竹石。明代。李廷儀。 渴龍飲海海水枯,棱撐怪石云模糊。媧皇不用補天漏,長留對此珊瑚株。珊瑚十丈插云表,氣勢高壓扶桑曉。晝長清氣寒欲凝,一天涼思秋冥冥。須臾鳳鳥西飛去,九疑對面何青青。
字鳴鳳,號質庵,宏治三年進士,廷美之弟。 ...
李廷儀。 字鳴鳳,號質庵,宏治三年進士,廷美之弟。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五 荀彧。明代。鄭學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寫墨竹一枝。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念奴嬌。清代。周之琦。 五湖空約,為迷津、翻學鴟夷生計。釣艇漁舟頻喚取,替卻駪駪征騎。蕙帶徐搴,蓀橈緩蕩,萬頃玻璃碎。青溪幾折,晚風吹夢無際。當日跨鳳偕歸,玉尊雙飲,笑語篷窗倚。一綠鴛波依舊好,誰念羈禽身世。帝子貞筠,靈均香草,況是埋憂地。楚騷歌罷,水天何限愁思。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