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韶光每自驚,何堪重憶幼時情。紙鳶線弱東風軟,竹馬鐙紅夜月明。
惟我駑駘勞策勵,有人霄漢逞飛鳴。吳山楚水歸來晚,歲月銷磨太瘦生。
觀兒童春戲感成長句。清代。繆公恩。 荏苒韶光每自驚,何堪重憶幼時情。紙鳶線弱東風軟,竹馬鐙紅夜月明。惟我駑駘勞策勵,有人霄漢逞飛鳴。吳山楚水歸來晚,歲月銷磨太瘦生。
繆公恩(1756-1841),漢軍正白旗,沈陽人。原名公儼,字立莊,號楳澥,別號蘭皋。繆公恩家世代為官,曾隨父親宦游江南近20年,飽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歸盛京后,即以詩畫自娛。他50歲時出任盛京禮部右翼官學助教,后主講沈陽萃升書院,培養(yǎng)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陽書院留學的朝鮮國學生,學成歸國后多在朝鮮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繆公恩的教誨之恩。朝鮮貢使到沈陽有不識繆蘭皋先生者,則引為缺憾。繆公恩的詩作編入《夢鶴軒梅澥詩抄》,收詩兩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遼海叢書》中時僅存四卷六百余首。 ...
繆公恩。 繆公恩(1756-1841),漢軍正白旗,沈陽人。原名公儼,字立莊,號楳澥,別號蘭皋。繆公恩家世代為官,曾隨父親宦游江南近20年,飽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歸盛京后,即以詩畫自娛。他50歲時出任盛京禮部右翼官學助教,后主講沈陽萃升書院,培養(yǎng)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陽書院留學的朝鮮國學生,學成歸國后多在朝鮮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繆公恩的教誨之恩。朝鮮貢使到沈陽有不識繆蘭皋先生者,則引為缺憾。繆公恩的詩作編入《夢鶴軒梅澥詩抄》,收詩兩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遼海叢書》中時僅存四卷六百余首。
紀事 其七。清代。黃遵憲。 四年一公舉,今日真及期。兩黨黨魁名,先刻黨人碑。人人手一紙,某官某何誰。破曉車馬聲,萬蹄紛奔馳。環(huán)人各帶刀,故示官威儀。實則防民口,豫備國安危。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窺。三五立街頭,徐徐撚頷髭。大邦數(shù)十籌,勝負終難知。赤輪日可中,已詫郵遞遲。俄頃一報來,急喘竹筒吹。未幾復一報,聞鑼驚復疑。抑揚到九天,啼笑奔千兒。夜半籌馬定,明明無差池。轟轟祝炮聲,雷鄉(xiāng)云下垂。巍巍九層樓,高懸總統(tǒng)旗。
旱雷。宋代。文同。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茫茫大田中,赤風起炎埃。密云徒滿空,甘澤竟不來。但聞南山下,日日喧怒雷。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fā)。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題梅寄友人。明代。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