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愁媒,雨雨風風,無端感傷。覺香魂艷夢,昨宵苦短,冷吟閑醉,此計差長。
人寂如僧,齋空若寺,門掩閑庭落葉黃。蕭條況,怪我疏酬應,世盡炎涼。
那堪又近重陽。盡歲歲、他鄉作故鄉。把半生事業,都歸泡影,卅年塵土,輕換流光。
悶損情懷,驚傳烽火,容易催添鬢滿霜。休提起,說禪心俠骨,劍膽詩腸。
沁園春 重陽前五日。清代。潘榕。 秋是愁媒,雨雨風風,無端感傷。覺香魂艷夢,昨宵苦短,冷吟閑醉,此計差長。人寂如僧,齋空若寺,門掩閑庭落葉黃。蕭條況,怪我疏酬應,世盡炎涼。那堪又近重陽。盡歲歲、他鄉作故鄉。把半生事業,都歸泡影,卅年塵土,輕換流光。悶損情懷,驚傳烽火,容易催添鬢滿霜。休提起,說禪心俠骨,劍膽詩腸。
潘榕(1865—1929),字蔭蓀,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陰。清光緒間曾任樂廠鹽大使職,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館詩詞抄》,彈詞《問鈴》、《吊瀟湘》等。 ...
潘榕。 潘榕(1865—1929),字蔭蓀,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陰。清光緒間曾任樂廠鹽大使職,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館詩詞抄》,彈詞《問鈴》、《吊瀟湘》等。
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清代。屈大均。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云。肉酪調齋飯,毛氈制戰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
遣興。元代。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游。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游俠篇 其二。魏晉。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好古師老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