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初銷,韶光漸美,屈指新正一七。薄霧烘晴,微風送暖,偕伴騁游芳陌。
萬里橋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草堂買醉香醪,酒痕紅泛春色。
杜老千秋詩史,尚垂暮依人,苦吟長客。蜀國棲遲,鄉關亂阻,天下也如今日。
我輩傷身世,亦無可奈何時節。仰企低徊,不禁棖觸愁集。
探春 人日偕鐘紹泉、何弼臣、程干卿諸君游工部草堂感賦。清代。潘榕。 寒意初銷,韶光漸美,屈指新正一七。薄霧烘晴,微風送暖,偕伴騁游芳陌。萬里橋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草堂買醉香醪,酒痕紅泛春色。杜老千秋詩史,尚垂暮依人,苦吟長客。蜀國棲遲,鄉關亂阻,天下也如今日。我輩傷身世,亦無可奈何時節。仰企低徊,不禁棖觸愁集。
潘榕(1865—1929),字蔭蓀,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陰。清光緒間曾任樂廠鹽大使職,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館詩詞抄》,彈詞《問鈴》、《吊瀟湘》等。 ...
潘榕。 潘榕(1865—1929),字蔭蓀,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陰。清光緒間曾任樂廠鹽大使職,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館詩詞抄》,彈詞《問鈴》、《吊瀟湘》等。
陽春曲。宋代。張詠。 東風習習吹庭樹,知道春權移日馭。青紅獨解露春心,凝冷無言避春去。大有閒階白日長,清詞麗句祝春皇。春皇不肯論功烈,惟有年年君道昌。
枕上聞風。明代。紀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東行口占 其三。清代。陳夢雷。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嘆南箕。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
自廈門泛舟渡臺灣海中見夕陽感賦。。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再次辛字韻。明代。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