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誰共惜,清樽綺夢,銷向有無中。故階行樂地,畫檻依然,低護舊芳叢。
悽迷細雨,乍掩卻、苔徑鴛蹤。空省識、晚來枝上,先減臉邊紅。
何從。婪杯洗恨,疊錦緘書,拚狂疏一縱。偏惱他、倩妝鄰女,猶斗春工。
如今更辦相思淚,背孤燈、灑向簾櫳。飛絮急,明朝又換花風。
渡江云 西園重過,被酒有賦。清代。朱庸齋。 流年誰共惜,清樽綺夢,銷向有無中。故階行樂地,畫檻依然,低護舊芳叢。悽迷細雨,乍掩卻、苔徑鴛蹤。空省識、晚來枝上,先減臉邊紅。何從。婪杯洗恨,疊錦緘書,拚狂疏一縱。偏惱他、倩妝鄰女,猶斗春工。如今更辦相思淚,背孤燈、灑向簾櫳。飛絮急,明朝又換花風。
朱庸齋(1920一1983),原名奐,字渙之。詞學家、書法家。廣東新會縣人,世居西關。出身書香世家,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兒子。幼時研讀古典文學,尤酷愛詞章,隨陳洵學詞, 13歲能吟詩,深得老師喜愛。青年時以詞知名,長期系統研究詞學,提出填詞以“重、拙、大”作標準,后又加“深”字,對詞學發展作出了貢獻。除詞學外,偶作明人小品畫亦楚楚可人,書法習鐘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題跋。1983年,朱庸齋腎病復發,病逝于廣州西關之分春館。 ...
朱庸齋。 朱庸齋(1920一1983),原名奐,字渙之。詞學家、書法家。廣東新會縣人,世居西關。出身書香世家,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兒子。幼時研讀古典文學,尤酷愛詞章,隨陳洵學詞, 13歲能吟詩,深得老師喜愛。青年時以詞知名,長期系統研究詞學,提出填詞以“重、拙、大”作標準,后又加“深”字,對詞學發展作出了貢獻。除詞學外,偶作明人小品畫亦楚楚可人,書法習鐘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題跋。1983年,朱庸齋腎病復發,病逝于廣州西關之分春館。
會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題徐高士祠詩 其二。。韓雍。 青云夢里謝夔皋,懶受玄纁制錦袍。貧賤不荒三徑業,輕肥應薄五陵豪。江湖寂寞流風遠,光岳晶熒間氣高。過客紛紛吊遺跡,誰輕名利等鴻毛。
長亭怨慢 夕陽。清代。殷秉璣。 看一角高樓紅暈。望斷遙天,畫欄偷憑。柳外長虹,艷魂早已化秋冷。落花三徑。吹不去春風影。萬古此茫茫,算多少英華消盡。重認。已孤村不見,只見遠山明凈。幾番雨過,又小小新蟾相映。最愁是、一纖匆匆,共荒渡、片帆剛趁。正鴉背歸來,馀恨人間猶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