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儀斡運,天回地游。四氣鱗次,寒暑環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
涼風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日與月與,荏苒代謝。
逝者如斯,曾無日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
求焉斯至,眾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
雖勞樸斫,終負素質。養由矯矢,獸號于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
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蕩,棲志浮云。
體之以質,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
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
勉爾含弘,以隆德聲。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
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牽之長,實累千里。復禮終明,天下歸仁。
若金受礪,若泥在鈞。進德修業,輝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勵志詩。魏晉。張華。 大儀斡運,天回地游。四氣鱗次,寒暑環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涼風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日與月與,荏苒代謝。逝者如斯,曾無日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眾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先民有作,貽我高矩。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斫,終負素質。養由矯矢,獸號于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蕩,棲志浮云。體之以質,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勉爾含弘,以隆德聲。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牽之長,實累千里。復禮終明,天下歸仁。若金受礪,若泥在鈞。進德修業,輝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
張華。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兩漢。佚名。 乾元資始,坤元資生。允也圣德,同實異名。春王三朝,典冊羔行。咨爾上公,相德以登。
送許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明代。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跋虞丞相與趙撙節使帖還其猶子濟二首。宋代。楊萬里。 虞丞相與趙將軍,同策江淮第一勛。大羽進賢今寂寞,凌煙頌里感風云。
贈何明府。宋代。趙湘。 陶家宜寂寞,多醉復多才。鎖印秋山入,移琴夜雨來。試茶還掃葉,買樹亦和苔。妙句鄰僧乞,仍聞得藥回。
別饒子聞 其三。明代。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愿勖崇明德,功業期自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