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迭云謝,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
菩薩彩靈和,眇然因化生。四王應期來,矯掌承玉形。
飛天鼓弱羅,騰擢散芝英。綠瀾頹龍首,縹蕊翳流泠。
芙蕖育神葩,傾柯獻朝榮。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
珍祥盈四八,玄黃曜紫庭。感降非情想,恬怕無所營。
玄根泯靈符,神條秀形名。圓光朗東旦,金姿艷春精。
含和總八音,吐納流芳馨。跡隨因溜浪,心與太虛冥。
六度啟窮俗,八解濯世纓。慧澤融無外,空同忘化情。
四月八日贊佛詩。魏晉。支遁。 三春迭云謝,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菩薩彩靈和,眇然因化生。四王應期來,矯掌承玉形。飛天鼓弱羅,騰擢散芝英。綠瀾頹龍首,縹蕊翳流泠。芙蕖育神葩,傾柯獻朝榮。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珍祥盈四八,玄黃曜紫庭。感降非情想,恬怕無所營。玄根泯靈符,神條秀形名。圓光朗東旦,金姿艷春精。含和總八音,吐納流芳馨。跡隨因溜浪,心與太虛冥。六度啟窮俗,八解濯世纓。慧澤融無外,空同忘化情。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余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文獻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
支遁。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余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文獻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人月圓 即事。。林修竹。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只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恭和聞喜宴御制。宋代。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升歌幸聽三間雅,佩印行紆五兩綸。圣世賓賢如此厚,致君忍負不貲身。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宋代。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題浯溪。宋代。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君父恩重臣子輕,功至彌天皆分內。靈武猶言權濟經,京師何忍小間大。南內起居不遑安,西宮晨夕無聊賴。不沒其實豫章公,言者無罪聞足戒。元結但持歸美心,為尊者諱誰獨怪。歸美為頌刺為雅,四詩義各有攸在。一出春秋雅頌中,兩忘人我是非外。朅來獨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垂去更解未艾紛,石上有壁聊一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