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不是病參軍,晚出猶將一事君。耿介只今無伴處,秋光詩好與誰聞。
送張振古二首 其二。魏晉。楊方。 張公不是病參軍,晚出猶將一事君。耿介只今無伴處,秋光詩好與誰聞。
東晉會稽人,字公回。初為小吏。為諸葛恢所識,薦郡功曹主簿。王導辟為掾,遷司徒參軍事。求補遠郡,欲閑居著述,補高梁太守。以年老,棄郡歸。卒于家。有《五經鉤沈》、《吳越春秋》等。 ...
楊方。 東晉會稽人,字公回。初為小吏。為諸葛恢所識,薦郡功曹主簿。王導辟為掾,遷司徒參軍事。求補遠郡,欲閑居著述,補高梁太守。以年老,棄郡歸。卒于家。有《五經鉤沈》、《吳越春秋》等。
游龍洞訪僧不遇留詩。宋代。陶弼。 一錫游何處,巖端靜掩扃。獨尋危石坐,閑把細泉聽。野鼠緣齋缽,山花落靜瓶。斜陽過溪去,回首亂峰青。
鯸魚。。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鯸魚此為糧,育湖俾搜索。藻荇則已盡,荷芰乃并食。魚所能者啖,不能者揀擇。溲矢更遺污,綠水成黃色。藻荇穢復里,鯸魚穢面額。不什不變法,欲速疏籌畫。一利一弊滋,覽物理可格。
頌古十首。宋代。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題桃源手卷。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年號記曾題甲子,兒孫肯使識君臣。南陽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