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山嵯峨,崇巒岧峣。傍覿滄洲,仰拂玄霄。文命遠會,風淳道遼。
秦皇遐巡,邁北英豪。宅靈基阿,銘跡峻嶠。青陽曜景,時和氣淳。
修嶺增鮮,長松挺新。飛鴻振羽,騰龍躍鱗。
登會稽刻石山詩。魏晉。王彪之。 隆山嵯峨,崇巒岧峣。傍覿滄洲,仰拂玄霄。文命遠會,風淳道遼。秦皇遐巡,邁北英豪。宅靈基阿,銘跡峻嶠。青陽曜景,時和氣淳。修嶺增鮮,長松挺新。飛鴻振羽,騰龍躍鱗。
(305—377)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叔武,小字虎犢。年二十而頭須皓白,時稱“王白須”。王導從子。初除左著作郎、東海王文學。歷侍中、廷尉,轉會稽內史,居郡八年,豪右斂跡,亡戶歸者三萬余。時大司馬桓溫威勢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溫奪帝位,免官。后復為仆射。溫將廢海西公,命定儀制。孝武帝寧康元年,桓溫死,遷尚書令。與謝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祿大夫。精通經傳,熟諳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禮儀。所錄儀規,藏于青箱,家世相傳,時謂“王氏青箱學”。有文集,已佚。 ...
王彪之。 (305—377)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叔武,小字虎犢。年二十而頭須皓白,時稱“王白須”。王導從子。初除左著作郎、東海王文學。歷侍中、廷尉,轉會稽內史,居郡八年,豪右斂跡,亡戶歸者三萬余。時大司馬桓溫威勢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溫奪帝位,免官。后復為仆射。溫將廢海西公,命定儀制。孝武帝寧康元年,桓溫死,遷尚書令。與謝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祿大夫。精通經傳,熟諳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禮儀。所錄儀規,藏于青箱,家世相傳,時謂“王氏青箱學”。有文集,已佚。
戲呈師川駒父之阿牛三首 其三。。釋德洪。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勝宗武不襪,猶作添丁畫鴉。
雜興十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游羅浮四首 其四。明代。劉存業。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林海蕩、綠云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訪煉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鐘魚琳宇。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饑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艦空灘,角聲吹暮雨。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吳王獵場。宋代。韓維。 吳王昔用武,所樂惟干戈。安知圣人間,祝網解其羅。朝行數田護,暮返論戰多。千載亦何有,柔桑陰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