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388)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季琰,小字僧彌。王珣弟。有才藝,善行書,名出珣上。時有外國沙門為珉兄弟講《毗曇經》,講未半,珉即領悟。累官著作、散騎郎、國子博士、侍中。代王獻之為中書令。二人素齊名,時稱獻之為“大令”,珉為“小令”。為中書令時,與嫂婢有情,嫂撻婢甚苦。婢善歌,珉好捉白團扇,因制《團扇歌》。 ...
王珉。 (351—388)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季琰,小字僧彌。王珣弟。有才藝,善行書,名出珣上。時有外國沙門為珉兄弟講《毗曇經》,講未半,珉即領悟。累官著作、散騎郎、國子博士、侍中。代王獻之為中書令。二人素齊名,時稱獻之為“大令”,珉為“小令”。為中書令時,與嫂婢有情,嫂撻婢甚苦。婢善歌,珉好捉白團扇,因制《團扇歌》。
沅州。。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晚泊廖村。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寓淮北行府呈公相。明代。唐之淳。 府第雄深出圣裁,濠城北面接魚臺。恩波正比淮流遠,瑞靄多從禁國來。周室藩邦基百世,漢家戚里近三臺。金魚玉帶親調膳,日對南山舉壽杯。
晉安館中紀懷十首 其八。明代。佘翔。 越王臺上望,秋色最堪憐。五虎羅青嶂,雙鴻破碧天。芙蓉充雜佩,蟋蟀伴孤眠。欲覓知音者,雷陽路幾千。
早朝和吳教授韻二首 其二。明代。管訥。 月轉西城禁漏遲,千官隊隊入朝時。班陪冠佩聯鹓序,樂奏簫韶睹鳳儀。雨露極知恩似海,草茅深愧鬢如絲。夔夔何敢忘君敬,一片丹心在緝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