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497)南朝齊吳郡吳人,字思光。張暢子。弱冠知名。初為宋新安王行參軍,出為封溪令。路經嶂崄,土人執而將殺食之,神色不動,土人異而釋之。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賦》。入齊累官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善言談,長草書,舉止怪誕。有文集《玉海》,已佚。 ...
張融。 (444—497)南朝齊吳郡吳人,字思光。張暢子。弱冠知名。初為宋新安王行參軍,出為封溪令。路經嶂崄,土人執而將殺食之,神色不動,土人異而釋之。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賦》。入齊累官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善言談,長草書,舉止怪誕。有文集《玉海》,已佚。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游韋氏園時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明代。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泊舟西村見居民云數里間有梅訪之殊未花。宋代。趙蕃。 漠漠煙村四五家,水清霜落路平沙。我來欲問梅消息,地冷年年未放花。
峽山飛來寺。明代。李奇標。 維舟峽山寺,乘興陟高岑。四野風煙迥,千巖古木陰。清泉分別澗,幽竹坐鳴琴。上界人稀到,惟聞鐘磬音。
勵俗詩。明代。盧龍云。 緬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潔含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遠而復。視履考祥,前車戒覆。主善為師,終始不渝。時懷靡及,敢玩細娛。毋荒毋怠,以步以趨。朝夕匪懈,動與道俱。如彼農畝,期于必獲。如彼梓材,豈徒樸斲。是蓘是藨,涂其丹艧。曾謂伊人,余反不若。不若惟何,玩愒孔多。光陰荏苒,歲月虛過。克念則圣,力豈殊科。中流一柱,實障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