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春枝弱,關關新鳥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時顧慕。
睿賞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臨康國步。
晦日泛舟應詔詩。南北朝。魏收。 裊裊春枝弱,關關新鳥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時顧慕。睿賞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臨康國步。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州)人,南北朝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與溫子升、邢邵并稱“北地三才子”。魏收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與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書成之后,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書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遷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司空、尚書左仆射,謚文貞。 ...
魏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州)人,南北朝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與溫子升、邢邵并稱“北地三才子”。魏收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與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書成之后,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書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遷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司空、尚書左仆射,謚文貞。
山居雜興。明代。胡梅。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游凈慈寺次錢學士韻。。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困酒入訶林留宿自公房。明代。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金陵八詠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臺。明代。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
送張仲實之宜興。元代。楊載。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仉U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