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聞昆閬有神仙。云冠羽佩得長年。秋夕風動三珠樹。春朝露濕九芝田。
不如鄴城佳麗所。玉樓銀閣與天連。太液回波千丈映。上林花樹百枝然。
流風續(xù)洛渚。行云在南楚。可憐白水神。可念青樓女。
便妍不羞澀。妖艷工言語。池苑正芳菲。得戲不知歸。
媚眼臨歌扇。嬌香出舞衣。纖腰如欲斷。側髻似能飛。
南樓日已暮。長檐鳥應度。竹殿遙聞鳳管聲。虹橋別有羊車路。
攜手傍花叢。徐步入房櫳。欲眠衣先解。半醉臉逾紅。
日日相看轉難厭。千嬌萬態(tài)不知窮。欲積壓妾心無劇已。明月流光滿帳中。
后園宴詩。隋代。盧思道。 常聞昆閬有神仙。云冠羽佩得長年。秋夕風動三珠樹。春朝露濕九芝田。不如鄴城佳麗所。玉樓銀閣與天連。太液回波千丈映。上林花樹百枝然。流風續(xù)洛渚。行云在南楚。可憐白水神。可念青樓女。便妍不羞澀。妖艷工言語。池苑正芳菲。得戲不知歸。媚眼臨歌扇。嬌香出舞衣。纖腰如欲斷。側髻似能飛。南樓日已暮。長檐鳥應度。竹殿遙聞鳳管聲。虹橋別有羊車路。攜手傍花叢。徐步入房櫳。欲眠衣先解。半醉臉逾紅。日日相看轉難厭。千嬌萬態(tài)不知窮。欲積壓妾心無劇已。明月流光滿帳中。
盧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年輕時師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學重于當時,仕于北齊。齊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擇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時稱“八米盧郎”。北齊末待詔文林館。北周滅齊后入長安,官至散騎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學活動在北朝。 ...
盧思道。 盧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年輕時師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學重于當時,仕于北齊。齊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擇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時稱“八米盧郎”。北齊末待詔文林館。北周滅齊后入長安,官至散騎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學活動在北朝。
初至京與元美明卿子與分韻 其二。明代。李攀龍。 北風吹折九河冰,五馬如龍度李膺。把袂中原來氣色,開樽碣石倚憑陵。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慚漢股肱。詞賦祗今吾黨在,將因顧眄一先登。
北河。清代。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照水聯(lián)句。南北朝。何遜。 插花行理鬢。遷延去復歸。雖憐水上影。復恐濕羅衣。臨橋看黛色。映渚媚鉛暉。不顧春荷動。彌畏小禽飛。
宋宗廟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兩漢。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jīng)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yè)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