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隴西狄道人,字孝基。辛子馥子。沉靜好學,博覽群書,少即有名。曾仕北齊。入北周,為宣納上士。及文帝受禪,久不得志。隱于林慮山。著《幽居賦》以寄情。與盧思道友善,時相往來,為人所奏,謫令從軍,年余還。后參與修國史。撰《集注春秋三傳》、揚子《法言》注等。轉蜀王楊秀咨議參軍,卒于官。有集。 ...
辛德源。 (?—601)隴西狄道人,字孝基。辛子馥子。沉靜好學,博覽群書,少即有名。曾仕北齊。入北周,為宣納上士。及文帝受禪,久不得志。隱于林慮山。著《幽居賦》以寄情。與盧思道友善,時相往來,為人所奏,謫令從軍,年余還。后參與修國史。撰《集注春秋三傳》、揚子《法言》注等。轉蜀王楊秀咨議參軍,卒于官。有集。
甘露寺多景樓。。劉璟。 南連吳會北維揚,俯瞰江流萬里長。甘露舊從天上落,慶云時傍日邊翔。鶯啼淑景園花媚,龍蟄清秋海氣涼。前代英雄籌策處,至今人事幾興亡。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和陶詩二首 其一。明代。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寄吳信叟。宋代。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梁柱臣。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