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膏既竭。
啟明旦未央。
環情倦始復。
空閨起晨裝。
幸承天光轉。
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隟。
宛轉燭回梁。
帷風自卷舒。
簾露視成行。
歲役急窮晏。
生慮備溫涼。
絲紈夙染濯。
綿綿夜裁張。
冬雪旦夕至。
公子乏衣裳。
華心愛零落。
非直惜容光。
愿君翦眾念。
且共覆前觴。
秋夜詩。南北朝。鮑照。 夜久膏既竭。啟明旦未央。環情倦始復。空閨起晨裝。幸承天光轉。曲影入幽堂。徘徊集通隟。宛轉燭回梁。帷風自卷舒。簾露視成行。歲役急窮晏。生慮備溫涼。絲紈夙染濯。綿綿夜裁張。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華心愛零落。非直惜容光。愿君翦眾念。且共覆前觴。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靈巖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宋代。釋仁欽。 萬象森羅古此峰,傳來幾世朗公容。知音會遇無先后,今日依前舊日蹤。
楊公濟歲暮惠酒。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次韻輅氏東亭書事四首 其二。。劉摰。 幽懷樂所遇,且任北山嘲。世事棋秤變,年光石火敲。松筠陰自冷,蘿葛蔓相捎。草密蛇橫徑,檐低燕露巢。楚醪無再設,蘄紙不重鈔。旋買粳留客,親科筍付庖。靈山瞻二祖,歸路近三茅。塞上藏憂喜,人心浪自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