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策追夙心。
靈山協(xié)久要。
天倪臨紫闕。
地道通丹竅。
未乘琴高鯉。
且縱嚴陵釣。
若蒙羽駕迎。
得奉金書召。
高馳入閶闔。
方覩靈妃笑。
游金華山詩。南北朝。沈約。 遠策追夙心。靈山協(xié)久要。天倪臨紫闕。地道通丹竅。未乘琴高鯉。且縱嚴陵釣。若蒙羽駕迎。得奉金書召。高馳入閶闔。方覩靈妃笑。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xué),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xué),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詠秋海棠。明代。王邦畿。 瓊樓仙子賜金冠,貝錦霞披列上官。昨夜玉皇巡幸處,東風(fēng)南國最先觀。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曉起雪積寸許,因賦。清代。樊增祥。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其十 懷古。明代。林光。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fēng)自掃門。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朱樓照影鐘聲曉,書船落手芙蓉秋。鯉魚赤鱗應(yīng)不少,待與水仙相伴游。
秋夜。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fēng)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