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春風。
春風起春樹。
游絲曖如網。
落花雰似霧。
先泛天淵池。
還過細柳枝。
蝶逢飛搖揚。
燕值羽參池。
揚桂旆。
動芝蓋。
開燕裾。
吹趙帶。
趙帶飛參差。
燕裾合且離。
回簪復轉黛。
顧步惜容儀。
容儀已照灼。
春風復回薄。
氛氳桃李花。
青跗含素萼。
既為風所開。
復為風所落。
搖綠蔕。
抗紫莖。
舞春雪。
雜流鶯。
曲房開兮金鋪響。
金鋪響兮妾思驚。
梧臺未陰。
淇川始碧。
迎行雨于高唐。
送歸鴻于碣石。
經洞房。
響紈素。
感幽閨。
思幃帟。
想芳園兮可以游。
念蘭翹兮漸堪摘。
拂明鏡之冬塵。
解羅衣之秋襞。
既鏗鏘以動佩。
又絪缊而流射。
始搖蕩以入閨。
終徘徊而緣隙。
鳴珠簾于繡戶。
散芳塵于綺席。
是時悵思婦。
安能久行役。
佳人不在茲。
春風為誰惜。
八詠詩 會圃臨春風。南北朝。沈約。 臨春風。春風起春樹。游絲曖如網。落花雰似霧。先泛天淵池。還過細柳枝。蝶逢飛搖揚。燕值羽參池。揚桂旆。動芝蓋。開燕裾。吹趙帶。趙帶飛參差。燕裾合且離。回簪復轉黛。顧步惜容儀。容儀已照灼。春風復回薄。氛氳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為風所開。復為風所落。搖綠蔕。抗紫莖。舞春雪。雜流鶯。曲房開兮金鋪響。金鋪響兮妾思驚。梧臺未陰。淇川始碧。迎行雨于高唐。送歸鴻于碣石。經洞房。響紈素。感幽閨。思幃帟。想芳園兮可以游。念蘭翹兮漸堪摘。拂明鏡之冬塵。解羅衣之秋襞。既鏗鏘以動佩。又絪缊而流射。始搖蕩以入閨。終徘徊而緣隙。鳴珠簾于繡戶。散芳塵于綺席。是時悵思婦。安能久行役。佳人不在茲。春風為誰惜。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癸巳九月朔日與貽柏漫堂暮闌薇室夜飲海陵分韻得覓。。秦鴻。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且談且笑數巉巖,一杯頓泯確與壢。眸炯炯兮心生文,人其車乎詩素簚。詩者人生自醞之,毋庸身外窮搜覓。為汪洋兮淼浩茫,為灘瀨兮涓且濗。豈慚河伯觀海若,吾之面目須自覿。中心磐石白宜堅,幽如深谷擯扃鼏。橐龠鼓蕩兮灶陘突,乃有其詩騰煙兮搶攘復趯趯。耽詩久已技例窮,繞頸累累如瘰疬。天賚迷盳莫可祈,仢約倏忽無從繴。卻看檐滴凹瓴甋,既愨勵兮靈乃吊。或如填膺冰炭日脅鬩,或如中夜戍烽陡鼓鼜。煢煢獨立兀滄溟,運命焉須巫與覡。詩因作質各繽紛,珊瑚玳瑁雜?鼊。吁嗟于時正囂囂,蔽空嗢噦惟螇蚸。其間
白菊 其四。。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近現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經桃花夫人廟。唐代。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春旱既甚禱祈未應小園即事。宋代。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