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枕芳野,井上發紅桃。林中藤蔦秀,木末風云高。
屋室何寥廓,至士隱蓬蒿。故知人外賞,文酒易陶陶。
友朋足諧晤,又此盛詩騷。朗月同攜手,良景共含毫。
欒巴有妙術,言是神仙曹。百年肆偃仰,一理詎相勞。
離合詩贈江藻。南北朝。沈炯。 開門枕芳野,井上發紅桃。林中藤蔦秀,木末風云高。屋室何寥廓,至士隱蓬蒿。故知人外賞,文酒易陶陶。友朋足諧晤,又此盛詩騷。朗月同攜手,良景共含毫。欒巴有妙術,言是神仙曹。百年肆偃仰,一理詎相勞。
南朝陳吳興武康人,字禮明,或作初明。沈瑀孫,沈續子。少有文名。仕梁,為尚書左戶侍郎、吳令。侯景陷建康,景將宋子仙欲委以書記,堅辭,幾被殺。后入王僧辯幕府,羽檄軍書,皆出其手。西魏陷荊州,被虜。以母在南,上表陳情,獲歸淮南。陳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騎常侍,預謀軍國大政。文帝又重其才,會寇亂,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將軍,遣還鄉里收合徒眾,以疾卒于吳中,時年五十九。謚恭子。 ...
沈炯。 南朝陳吳興武康人,字禮明,或作初明。沈瑀孫,沈續子。少有文名。仕梁,為尚書左戶侍郎、吳令。侯景陷建康,景將宋子仙欲委以書記,堅辭,幾被殺。后入王僧辯幕府,羽檄軍書,皆出其手。西魏陷荊州,被虜。以母在南,上表陳情,獲歸淮南。陳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騎常侍,預謀軍國大政。文帝又重其才,會寇亂,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將軍,遣還鄉里收合徒眾,以疾卒于吳中,時年五十九。謚恭子。
感遇·之卅一。唐代。陳子昂。 朅來豪游子。勢利禍之門。如何蘭膏嘆。感激自生冤。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云淵既已失。羅網與誰論。箕山有高節。湘水有清源。唯應白鷗鳥。可為洗心言。
懷息廬和坡翁息軒。明代。李之世。 吾家有息廬,息身未有日。古人悼無聞,四十而五十。百年可例推,想亦無間隙。莫若早回頭,可以息則息。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訓,歸當書之壁。
歸義云松禪師敕封郎官寄贈。明代。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宋代。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挽閑閑真人父司徒。宋代。陸文圭。 堂堂遺一老,五福壽而康。系出安仁讕,身居榮祿鄉。春山樵獨隱,晚圃菊尤香。有子知何憾,騎龍下大荒。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