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從之白雪霏。登崖永眺涕泗頹,我之懷矣心傷悲。
佳人遺我云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愿因歸鴻超遐隔,終然莫致增永積。
擬四愁詩四首 其二。魏晉。張載。 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從之白雪霏。登崖永眺涕泗頹,我之懷矣心傷悲。佳人遺我云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愿因歸鴻超遐隔,終然莫致增永積。
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詳。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托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xié)、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xié)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一說,“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xié)二人,張亢不在其內(nèi)。 ...
張載。 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詳。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托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xié)、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xié)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一說,“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xié)二人,張亢不在其內(nèi)。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瑞鶴仙·向陽看未足。宋代。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武功驛留題。宋代。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長安今過何曾識,此度劉郎老于昔。終南入望眼長青,渭水翻波心更赤。只今身在選官圖,夢守么么五十馀。衣輕躍駿美年少,愛爾平時不讀書。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xiāng)。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shù)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xiāng)。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shù)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白皦春辭。明代。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shù)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jié)。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shù)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宋代。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shù)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jié)。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shù)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不嫌青女暫試粉,卻要風師小回轍。君看萬點已可憐,半雜春泥封地裂。版曹平生詩作史,坐陋故人探禹穴。惜花未忍任零落,借酒生春面如纈。酒醒定作返魂章,筆底有丹工點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