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唐代。孟浩然。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送汪僉事之湖南三首 其一。明代。陸粲。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云。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如夢令 其二十一。。盧青山。 于物于人詠訖,剩有空空四壁。壁本匪吾私,幸我以之名室。沉默,沉默,伴我年年對立。
為楊孝廉夢符題錢三維喬秦中畫冊即寄維喬。清代。洪亮吉。 何時得入函谷關,放筆即落終南山。南山連綿畫不竟,拔取一峰來入鏡。胸中有山即有樓,下筆有川兼得舟。豈惟山水色不別,樓上客醉疑眠鷗。醉顏昏昏憶孤在,逸客都為酒錢累。剖胸欲入秦中云,洗眼仍須渭川水。南山浮光,北山夕陽。飛橋如云不能跨,怒蜺飲渚裁成梁。林梢幾尺天光足,怪石森森點寒綠。此間應復置錢郎,四十癯顏尚如玉。南高峰,北高峰,宦游今落名山中。山川二月尤清曠,憶共錢郎飲湖上。楊生思家靜掩關,客帳夢好時時還。吾曹須勸苦不閑,直當為畫迢迢一溪之綠水,落落湖上之煙鬟。
春日承郭陳袁王四翁丈邀飲龍津飛云園林 其四。明代。王弘誨。 逸興看中圣,高談接上賢。鶯聲嬌出谷,鶴舞媚窺筵。饌出庖人細,歡逢知己偏。相忘賓主意,臨別幾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