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堠頻頻減去程,漸知身得近京城。
春來愛有歸鄉(xiāng)夢,一半猶疑夢里行。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fēng)到武關(guān)。
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同歸諫院韋丞相,共貶河南亞大夫。
今日還鄉(xiāng)獨憔悴,幾人憐見白髭須。
只去長安六日期,多應(yīng)及得杏花時。
春明門外誰相待,不夢閑人夢酒卮。
白頭歸舍意如何,賀處無窮吊亦多。
左降去時裴相宅,舊來車馬幾人過。
還鄉(xiāng)何用淚沾襟,一半云霄一半沉。
世事漸多饒悵望,舊曾行處便傷心。
閑游寺觀從容到,遍問親知次第尋。
腸斷裴家光德宅,無人掃地戟門深。
一世營營死是休,生前無事定無由。
不知山下東流水,何事長須日夜流。
今朝西渡丹河水,心寄丹河無限愁。
若到莊前竹園下,殷勤為繞故山流。
寒窗風(fēng)雪擁深爐,彼此相傷指白須。
一夜思量十年事,幾人強健幾人無。
云覆藍橋雪滿溪,須臾便與碧峰齊。
風(fēng)回面市連天合,凍壓花枝著水低。
寒花帶雪滿山腰,著柳冰珠滿碧條。
天色漸明回一望,玉塵隨馬度藍橋。
西歸絕句十二首。唐代。元稹。 雙堠頻頻減去程,漸知身得近京城。春來愛有歸鄉(xiāng)夢,一半猶疑夢里行。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fēng)到武關(guān)。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同歸諫院韋丞相,共貶河南亞大夫。今日還鄉(xiāng)獨憔悴,幾人憐見白髭須。只去長安六日期,多應(yīng)及得杏花時。春明門外誰相待,不夢閑人夢酒卮。白頭歸舍意如何,賀處無窮吊亦多。左降去時裴相宅,舊來車馬幾人過。還鄉(xiāng)何用淚沾襟,一半云霄一半沉。世事漸多饒悵望,舊曾行處便傷心。閑游寺觀從容到,遍問親知次第尋。腸斷裴家光德宅,無人掃地戟門深。一世營營死是休,生前無事定無由。不知山下東流水,何事長須日夜流。今朝西渡丹河水,心寄丹河無限愁。若到莊前竹園下,殷勤為繞故山流。寒窗風(fēng)雪擁深爐,彼此相傷指白須。一夜思量十年事,幾人強健幾人無。云覆藍橋雪滿溪,須臾便與碧峰齊。風(fēng)回面市連天合,凍壓花枝著水低。寒花帶雪滿山腰,著柳冰珠滿碧條。天色漸明回一望,玉塵隨馬度藍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游。蠶桑時候?qū)⒑瓮帑滐L(fēng)前信隱憂。
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同孟守出溪亭視漲和嚴解元韻。宋代。韓淲。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游。蠶桑時候?qū)⒑瓮帑滐L(fēng)前信隱憂。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舊館憶王抱節(jié)。金朝。李龏。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yīng),室掩一床空。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葒。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次前韻將歸隱黃山。元代。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zhuǎn)不由船不轉(zhuǎn)。采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鐘。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海內(nèi)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云樹。
桃源圖詩。明代。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fù)東。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百年廢興增嘆嘅,落紅萬點愁如海。今年花勝去年紅,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可惜落花君莫掃,孤芳轉(zhuǎn)盼同衰草。對此如何不淚垂,十年花送佳人老。志士幽人莫怨嗟,看到子孫能幾家。寸根千里不易到,留種河陽一縣花。
山居七詠題畫送周伯陽 其五 九曲山。明代。張羽。 竹林路陰陰,尋幽不覺深。不比羊腸坂,空傷行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