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往年乘傳過青山,
正值山花好時節。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金線叢飄繁蕊亂,
珊瑚朵重纖莖折。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
亞水依巖半傾側,籠云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
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
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
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天高萬里看不精,
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谿冷坐權門咽。
山枇杷。唐代。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亞水依巖半傾側,籠云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天高萬里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因爾幽芳喻昔賢,磻谿冷坐權門咽。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貞女篇。清代。屈大均。 獨立佳人是北方,堅貞不字處蘭房。求仙未得真簫史,擇對惟希古孟光。人羨玉臺辭賦美,自憐丹穴羽毛長。時來屯女須婚媾,咫尺高賢珠水旁。
西興渡口雪。宋代。蘇泂。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隴上遇雨。宋代。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既僨而起倏復顛,墮策失轡心茫然。從者好在無自苦,履穿衣敝吾償汝。我亦短褐不得完,掛樹一裂長尺五。此生辛勤身不辭,七歲嬌女三歲兒。泥涂模糊啼午饑,買餅一百汝勿啼。滹沱麥飯蕪蔞粥,咄汝豈得長食肉。仰天長嘆冠纓絕,下馬納屨踵亦決。張儀舌在雖自知,范叔衣寒一何切。人生貧賤烏足悲,行吟不顧妻罵隨。寄聲公等勿誚我,富貴莫忘牛衣時。
席上聞歌分韻。明代。韓邦靖。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