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涼正回互,金火郁相乘。云雷時交構,川澤方蒸騰。
清風一朝勝,白露忽已凝。草木凡氣盡,始見天地澄。
況此秋堂夕,幽懷曠無朋。蕭條簾外雨,倏閃案前燈。
書卷滿床席,蟏蛸懸復升。啼兒屢啞咽,倦僮時寢興。
泛覽昏夜目,詠謠暢煩膺。況吟獲麟章,欲罷久不能。
堯舜事已遠,丘道安可勝。蜉蝣不信鶴,蜩鷃肯窺鵬。
當年且不偶,沒世何必稱。胡為揭聞見,褒貶貽愛憎。
焉用汩其泥,豈在清如冰。非白又非黑,誰能點青蠅。
處世茍無悶,佯狂道非弘。無言被人覺,予亦笑孫登。
秋堂夕。唐代。元稹。 炎涼正回互,金火郁相乘。云雷時交構,川澤方蒸騰。清風一朝勝,白露忽已凝。草木凡氣盡,始見天地澄。況此秋堂夕,幽懷曠無朋。蕭條簾外雨,倏閃案前燈。書卷滿床席,蟏蛸懸復升。啼兒屢啞咽,倦僮時寢興。泛覽昏夜目,詠謠暢煩膺。況吟獲麟章,欲罷久不能。堯舜事已遠,丘道安可勝。蜉蝣不信鶴,蜩鷃肯窺鵬。當年且不偶,沒世何必稱。胡為揭聞見,褒貶貽愛憎。焉用汩其泥,豈在清如冰。非白又非黑,誰能點青蠅。處世茍無悶,佯狂道非弘。無言被人覺,予亦笑孫登。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鰲背元夜。金朝。李俊民。 山市家家秉燭游,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
同孔加淳父諸君集時濟山齋分賦得主人林館秋。明代。王懋明。 寂寂揚雄宅,清涼幾席虛。萸香饋來酒,螢死讀殘書。霜砌花仍發,風林葉向疏。客懷同宋玉,搖落竟何如。
藥王廟二首 其二。。弘歷。 當年階下有豐碑,持去誰將鎮石為。聞是椓人留姓氏,長繩百尺拽誠宜。
地入長沙莫嘆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復金門籍,萬里先參玉版師。
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
長沙竹筍聞于天下大者可十斤重食之甚甘而不冰脾昔渡湘欲作詩未暇也今復過之酬以此篇。宋代。唐庚。 地入長沙莫嘆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復金門籍,萬里先參玉版師。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
詠白兔。明代。李夢陽。 趯趯來何處,爰爰上玉堂。不因丹灶躍,那睹雪毛香。晝日行疑月,炎天臥有霜。異時歸搗藥,莫礙廣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