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奠九?,有葉有年。有荒不條,河岱之間。
及我憲考,一收正之。視邦選侯,以公來尸。
公來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飲食,以訓以徇。孰饑無食,孰呻孰嘆。
孰冤不問,不得分愿。孰為邦蟊,節根之螟。
羊很狼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可以師征,不寧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淺有蒲蓮,深有葭葦。公以賓燕,其鼓駭駭。
公燕溪堂,賓校醉飽。流有跳魚,岸有集鳥。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賓贊,稽經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蘋菰,有龜有魚。公在中流,右詩左書。
無我斁遺,此邦是庥。
鄆州溪堂詩。唐代。韓愈。 帝奠九?,有葉有年。有荒不條,河岱之間。及我憲考,一收正之。視邦選侯,以公來尸。公來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飲食,以訓以徇。孰饑無食,孰呻孰嘆。孰冤不問,不得分愿。孰為邦蟊,節根之螟。羊很狼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可以師征,不寧守邦。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淺有蒲蓮,深有葭葦。公以賓燕,其鼓駭駭。公燕溪堂,賓校醉飽。流有跳魚,岸有集鳥。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賓贊,稽經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溪有蘋菰,有龜有魚。公在中流,右詩左書。無我斁遺,此邦是庥。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贈廣州某別駕。清代。屈大均。 先臣勛在太常中,特簡慈孫為報忠。恭謹已知齊萬石,循良自可得三公。名城北枕臺關險,大府南開漲海雄。父老最能歌別駕,王祥看與使君同。
贈星士陳光大。元代。陳高。 底用里糧去遠游,只將奇術動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御溝。
題湖上廢寺二首 其一。明代。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滿庭芳。兩漢。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燒丹并煉藥,琴棋書畫,各有司存。應干請祈法術,都是謾勞神。且任隨緣乞化,省多少、勞碌精神。團圞坐,齊同慈愛,異骨總成親。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