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世路信多艱,千里羈危未得還。慈母倚門垂白發,故園回首隔青山。
交游半達云霄上,弟妹相親夢寐間。寂莫空齋誰顧問,只將詩句慰愁顏。
秋日武陵客舍寫懷 其二。魏晉。陳壽。 風波世路信多艱,千里羈危未得還。慈母倚門垂白發,故園回首隔青山。交游半達云霄上,弟妹相親夢寐間。寂莫空齋誰顧問,只將詩句慰愁顏。
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并《三國志》。歷經10年艱辛,陳壽完成了流傳千古的歷史巨著《三國志》。《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三國史,書中有440名三國歷史人物的傳記,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
陳壽。 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并《三國志》。歷經10年艱辛,陳壽完成了流傳千古的歷史巨著《三國志》。《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三國史,書中有440名三國歷史人物的傳記,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照鏡。唐代。王建。 忽自見憔悴,壯年人亦疑。發緣多病落,力為不行衰。暖手揉雙目,看圖引四肢。老來真愛道,所恨覺還遲。
午熱登多稼亭五首。宋代。楊萬里。 不是城中是甑中,雨余日色更明紅。若為飛上金山頂,獨立長江萬里風。
柳。明代。徐熥。 千絲萬縷斗妖嬈,和雨和煙陌上飄。夜夜篴聲關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橋。隋堤臺女輸濃黛,楚國佳人斗細腰。只恐章臺春易老,幾回攀折恨蕭條。
和家字韻呈同社諸公。宋代。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廣平似鐵詩猶好,河內聞箴喜更夸。惟有謫仙堪痛飲,世間佳處樂無涯。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唐代。裴迪。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