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游宦日,少年攜手行。投杯起芳席,總轡振華纓。
關塞有佳氣,巖開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蹉跎二十載,世務各所營。茲賞長在夢,故人安得并。
前歲守九江,恩詔赴咸京。因途再登歷,山河屬晴明。
寂寞僧侶少,蒼茫林木成。墻宇或崩剝,不見舊題名。
舊游況存歿,獨此淚交橫。交橫誰與同,書壁貽友生。
今茲守吳郡,綿思方未平。子復經陳跡,一感我深情。
遠蒙惻愴篇,中有金玉聲。反覆終難答,金玉尚為輕。
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唐代。韋應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攜手行。投杯起芳席,總轡振華纓。關塞有佳氣,巖開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載,世務各所營。茲賞長在夢,故人安得并。前歲守九江,恩詔赴咸京。因途再登歷,山河屬晴明。寂寞僧侶少,蒼茫林木成。墻宇或崩剝,不見舊題名。舊游況存歿,獨此淚交橫。交橫誰與同,書壁貽友生。今茲守吳郡,綿思方未平。子復經陳跡,一感我深情。遠蒙惻愴篇,中有金玉聲。反覆終難答,金玉尚為輕。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補史十忠詩 其三 丞相都督信國公文公。宋代。劉塤。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移檄倡諸鎮,奮袂躬援枹。川決莫我回,萬險棲海隅。天乎復不濟,道窮竟成俘。一死事乃了,吾頭任模糊。悠悠譏好名,責人無已夫。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書。
寄荅子立董兄。明代。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潭。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住江南。
試日懷世美。南北朝。鄒浩。 挾策剛為泮水行,暖風遲日試諸生。姚黃魏紫知何許,獨有楊花撲硯輕。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送張閫幕兼素借陳石齋詩稿 其二。明代。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