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過稚齒,從師昧知奧。徒懷利物心,不獲藏身寶。
曳婁一縫掖,出處勞昏早。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顛倒。
忠誠貫白日,直已憑蒼昊。卷舌墮讒諛,驚波息行潦。
衰禽識舊木,疲馬知歸道。楊柳長庭柯,蘭荃覆階草。
旌旄光里舍,騎服歡妻嫂。綠鬢絕新知,蒼須稀舊老。
冠緌身忝貴,齋沐心常禱。笙磬諒諧和,庭除還灑掃。
棲遲還竹巷,物役浸江島。倏忽變星霜,悲傷滿衷抱。
過梅里七首家…今列題于后。憶東郭居(效丘遲)。唐代。李紳。 昔余過稚齒,從師昧知奧。徒懷利物心,不獲藏身寶。曳婁一縫掖,出處勞昏早。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顛倒。忠誠貫白日,直已憑蒼昊。卷舌墮讒諛,驚波息行潦。衰禽識舊木,疲馬知歸道。楊柳長庭柯,蘭荃覆階草。旌旄光里舍,騎服歡妻嫂。綠鬢絕新知,蒼須稀舊老。冠緌身忝貴,齋沐心常禱。笙磬諒諧和,庭除還灑掃。棲遲還竹巷,物役浸江島。倏忽變星霜,悲傷滿衷抱。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濟上懷曾李二子。。王慎中。 往歲榮持節,濟水照斷金。事乖成泛梗,景是觸沾襟。梁獄書難達,湘流賦易沉。銜恩將得罪,均是表同心。
霜后紀園中草木十二絕 其六。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時,已具新花眼。代謝不容發,笑殺鐵門限。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華亭道中。宋代。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和梅花百詠詩 其四十九 宮梅。明代。王夫之。 玉鱗遍覆軟條青,合殿金鋪盡日扃。唯有樓東人睡起,壚煙移遠水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