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艷傾,
妒月嬌娥恣妖惑。姑蘇百尺曉鋪開,樓楣盡化黃金臺。
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伍胥抉目看吳滅,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盡古墟,蕭條兩地皆明月。
靈巖香徑掩禪扉,秋草荒涼遍落暉。江浦回看鷗鳥沒,
碧峰斜見鷺鷥飛。如今白發星星滿,卻作閑官不閑散。
野寺經過懼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館。吳鄉越國舊淹留,
草樹煙霞昔遍游。云木夢回多感嘆,不惟惆悵至長洲。
姑蘇臺雜句。唐代。李紳。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姑蘇百尺曉鋪開,樓楣盡化黃金臺。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伍胥抉目看吳滅,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盡古墟,蕭條兩地皆明月。靈巖香徑掩禪扉,秋草荒涼遍落暉。江浦回看鷗鳥沒,碧峰斜見鷺鷥飛。如今白發星星滿,卻作閑官不閑散。野寺經過懼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館。吳鄉越國舊淹留,草樹煙霞昔遍游。云木夢回多感嘆,不惟惆悵至長洲。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呈濟之。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冬至。宋代。馬廷鸞。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風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無人獻襪拋塵屨,有客傳觴酦凍醅。天地不教陽德盡,韋編曾叩伏羲來。
題虎邱。宋代。顧逢。 此山雖小眾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一壑風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生公說法臺空在,陸羽煎茶井不存。喚起幽人無限意,塔鈴獨語到黃昏。
贈張魯恂。近現代。許南英。 曲江風度冠時儔,講席青氈尚褐裘。云表鵬摶期直上,雪泥鴻印紀同游。一堂弦誦胡安國,萬卷瑯環李鄴侯。記得春江風雨夜,攜尊話到四更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