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駕出東城,城傍早霞散。初日照龍闕,峨峨在天半。
壯哉麗百常,美矣崇兩觀。俯視趨朝客,簪珮何璀璨。
而我送將歸,裴回霸陵岸。北云去吳越,南雁離江漢。
伊昔蹈丘園,翩翩理文翰。高談閔仲叔,逸氣劉公干。
每言竹柏貞,嘗輕朝市玩。山晝猿狖靜,溪曛魚鳥亂。
寧止臥崆峒,直云期汗漫。圣君既理歷,族士咸炳煥。
矯首來天池,振羽泛漪瀾。元淑命不達,伯鸞吟可嘆。
東去姑蘇臺,乃過陟陽館。舍轡函關道,浮舟滄海畔。
耳目曠暄涼,懷抱盈悲惋。沉沉青歲晚,靄靄秋云換。
自言永遁棲,無復從羈絆。揮手謝知己,知己莫能贊。
貽劉高士別。唐代。儲光羲。 夙駕出東城,城傍早霞散。初日照龍闕,峨峨在天半。壯哉麗百常,美矣崇兩觀。俯視趨朝客,簪珮何璀璨。而我送將歸,裴回霸陵岸。北云去吳越,南雁離江漢。伊昔蹈丘園,翩翩理文翰。高談閔仲叔,逸氣劉公干。每言竹柏貞,嘗輕朝市玩。山晝猿狖靜,溪曛魚鳥亂。寧止臥崆峒,直云期汗漫。圣君既理歷,族士咸炳煥。矯首來天池,振羽泛漪瀾。元淑命不達,伯鸞吟可嘆。東去姑蘇臺,乃過陟陽館。舍轡函關道,浮舟滄海畔。耳目曠暄涼,懷抱盈悲惋。沉沉青歲晚,靄靄秋云換。自言永遁棲,無復從羈絆。揮手謝知己,知己莫能贊。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
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橋上。元代。陳高。 落日清溪上,涼風梓樹秋。北來船竟泊,南去水空流。宇宙終無極,干戈未肯休。野人無意緒,獨立數歸鷗。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宋代。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風雨喜無臨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年豐市井多歡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嘲燈花鵲噪。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吾欲簌風叩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