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昨天臺尋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烏欲上海如血,
翠色一點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回舟偶得風水便,煙帆數夕歸瀟湘。瀟湘水清巖嶂曲,
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無名身事閑,五湖云月偏相屬。
進者恐不榮,退者恐不深。魚游鳥逝兩雖異,
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織,歲晏饑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歲馀,漁樵一半分渠力。吾友從軍在河上,
腰佩吳鉤佐飛將。偶與嵩山道士期,西尋汴水來相訪。
見君顏色猶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驅車出孟津,
高歌共嘆傷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別,兩都陳事空聞說。
漢家天子不東游,古木行宮閉煙月。洛濱老翁年八十,
西望殘陽臨水泣。自言生長開元中,武皇恩化親沾及。
當時天下無甲兵,雖聞賦斂毫毛輕。紅車翠蓋滿衢路,
洛中歡笑爭逢迎。一從戎馬來幽薊,山谷虎狼無捍制。
九重宮殿閉豺狼,萬國生人自相噬。蹭蹬瘡痍今不平,
干戈南北常縱橫。中原膏血焦欲盡,四郊貪將猶憑陵。
秦中豪寵爭出群,巧將言智寬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語,
渭上釣人何足云。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里,
路傍五月清陰起。只今零落幾株殘,枯根半死黃河水。
寄河陽從事楊潛。唐代。李涉。 憶昨天臺尋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回舟偶得風水便,煙帆數夕歸瀟湘。瀟湘水清巖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無名身事閑,五湖云月偏相屬。進者恐不榮,退者恐不深。魚游鳥逝兩雖異,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織,歲晏饑寒免相逼。稚子才年七歲馀,漁樵一半分渠力。吾友從軍在河上,腰佩吳鉤佐飛將。偶與嵩山道士期,西尋汴水來相訪。見君顏色猶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驅車出孟津,高歌共嘆傷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別,兩都陳事空聞說。漢家天子不東游,古木行宮閉煙月。洛濱老翁年八十,西望殘陽臨水泣。自言生長開元中,武皇恩化親沾及。當時天下無甲兵,雖聞賦斂毫毛輕。紅車翠蓋滿衢路,洛中歡笑爭逢迎。一從戎馬來幽薊,山谷虎狼無捍制。九重宮殿閉豺狼,萬國生人自相噬。蹭蹬瘡痍今不平,干戈南北常縱橫。中原膏血焦欲盡,四郊貪將猶憑陵。秦中豪寵爭出群,巧將言智寬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里,路傍五月清陰起。只今零落幾株殘,枯根半死黃河水。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
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兩漢。佚名。 寶冊既奉,祗誦迺言。仁深慶衍,益承益尊。和聲協氣,棄溢乾坤。閏受伊嘏,圣子神孫。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未成,愁隨江水生。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縮本、贗木相離支,懷古徒興三代悲。何君不畏艱與危,何君不憚熊與羆。崖懸萬仞身懸絲,陰氣肅肅砭人肌。捫蘿擗虺右手胝,摹拓豈任庸奴為。風神號怒山神私,忽躍忽叫交奔馳。奪其所寶心怨咨,旁人亦道君是癡。謂以性命博文辭,君方驚定神怡怡。大呼武侯報以詩,詩所難寫記補之。柳公、謝公筆淋漓,仿佛如見磨礱斷壁揮毫時。此圖二丈如披帷,張之老屋氣漫彌。毒龍猛獸相撐持,金仙蠻鬼雜怒嬉。日輪月殿云垂圍,大圈小圈光陸離。云黃海黑風凄其,長畫短畫盤蛟螭。陰陽萬象供爐錘,觀者揖君相叫噫。或疑或喜或眥睢,口量手揣心是非。謂是好古鄒君叔績不及知,可憐甘受世人欺。吁嗟乎,可憐甘愛世人欺,豈獨石鼓銘文岣嶁碑。
贈賈收處士十韻。宋代。劉季孫。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魚。無錢買釣艇,貌古常有馀。遇人喜談笑,貰酒日不虛。浩歌出塵表,白鳥來徐徐。清風入窗牖,散亂床頭書。有琴壞徽軫,淵明意何如。我欲脫塵網,筑室鄰君居。有地植松竹,有水種芙蕖。作詩賦生理,起居當和予。相顧可忘老,醉飽遺君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