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顏真卿
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劉全白
榛蕪掩前跡,苔蘚馀舊痕。——裴循
叔子尚遺德,山公此回軒。——張薦
維舟陪高興,感昔情彌敦。——吳筠
藹藹賢哲事,依依離別言。——強蒙
嶇嶔橫道周,迢遞連山根。——范縉
馀烈曖林野,眾芳揖蘭蓀。——王純
德暉映巖足,勝賞延高原。——魏理
遠水明匹練,因晴見吳門。——王修甫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討論。——顏峴
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左輔元
流霞方泔淡,別鶴遽翩翻。——劉茂
舊規傾逸賞,新興麗初暾。——顏渾
醉后接z5倒,歸時騶騎喧。——楊德元
遲回向遺跡,離別益傷魂。——韋介
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皎然
懷賢久徂謝,贈遠空攀援。——崔弘
八座欽懿躅,高名播乾抻。——史仲宣
松深引閑步,葛弱供險捫。——陸羽
花氣酒中馥,云華衣上屯。——權器
森沈列湖樹,牢落望效園。——陸士修
白日半巖岫,清風滿丘樊。——裴幼清
旌麾間翠幄,簫鼓來朱轓.——柳淡
閑路躡云影,清心澄水源。——釋塵外
萍連浦中嶼,竹繞山下村。——顏顓
景落全溪暗,煙凝半嶺昏。——顏須
去日往如復,換年涼代溫。——顏頊
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李崿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句。唐代。顏真卿。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顏真卿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劉全白榛蕪掩前跡,苔蘚馀舊痕。——裴循叔子尚遺德,山公此回軒。——張薦維舟陪高興,感昔情彌敦。——吳筠藹藹賢哲事,依依離別言。——強蒙嶇嶔橫道周,迢遞連山根。——范縉馀烈曖林野,眾芳揖蘭蓀。——王純德暉映巖足,勝賞延高原。——魏理遠水明匹練,因晴見吳門。——王修甫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討論。——顏峴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左輔元流霞方泔淡,別鶴遽翩翻。——劉茂舊規傾逸賞,新興麗初暾。——顏渾醉后接z5倒,歸時騶騎喧。——楊德元遲回向遺跡,離別益傷魂。——韋介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皎然懷賢久徂謝,贈遠空攀援。——崔弘八座欽懿躅,高名播乾抻。——史仲宣松深引閑步,葛弱供險捫。——陸羽花氣酒中馥,云華衣上屯。——權器森沈列湖樹,牢落望效園。——陸士修白日半巖岫,清風滿丘樊。——裴幼清旌麾間翠幄,簫鼓來朱轓.——柳淡閑路躡云影,清心澄水源。——釋塵外萍連浦中嶼,竹繞山下村。——顏顓景落全溪暗,煙凝半嶺昏。——顏須去日往如復,換年涼代溫。——顏頊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李崿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 ...
顏真卿。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
試日懷世美。南北朝。鄒浩。 挾策剛為泮水行,暖風遲日試諸生。姚黃魏紫知何許,獨有楊花撲硯輕。
吊古。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清代。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哀鄰家。。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無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婁翁愚,予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藥何能療沈疾。
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元代。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彤弓親授圣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云中。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并。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