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居謙,八荒安茍得。木中不生火,高殿禍頃刻。
誰將白帝子,踐我禮義域。空持拔山志,欲奪天地德。
軹道人不回,壯士斷消息。父母骨成薪,蟲蛇自相食。
鼎亂陰陽疑,戰盡鬼神力。東郊龍見血,九土玄黃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動中國。圓丘無日月,曠野失南北。
徒流殺人血,神器終不忒。一馬渡空江,始知賢者賊。
秦后作。唐代。曹鄴。 大道不居謙,八荒安茍得。木中不生火,高殿禍頃刻。誰將白帝子,踐我禮義域。空持拔山志,欲奪天地德。軹道人不回,壯士斷消息。父母骨成薪,蟲蛇自相食。鼎亂陰陽疑,戰盡鬼神力。東郊龍見血,九土玄黃色。鼙鼓裂二景,妖星動中國。圓丘無日月,曠野失南北。徒流殺人血,神器終不忒。一馬渡空江,始知賢者賊。
曹鄴。 曹鄴,字鄴之,桂州(桂林)陽朔人,與晚唐著名詩人劉駕、聶夷中、于濆、邵謁、蘇拯齊名,而以曹鄴才穎最佳。
尹樓巖久留華亭。宋代。朱南杰。 風雷昨夜揭窗紗,未信樓巖不憶家。和靖山頭春到了,莫因尋鶴負梅花。
桃源圖詩。明代。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東。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百年廢興增嘆嘅,落紅萬點愁如海。今年花勝去年紅,明年花開復誰在。可惜落花君莫掃,孤芳轉盼同衰草。對此如何不淚垂,十年花送佳人老。志士幽人莫怨嗟,看到子孫能幾家。寸根千里不易到,留種河陽一縣花。
晚泊廖村。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挽閑閑真人父司徒。宋代。陸文圭。 堂堂遺一老,五福壽而康。系出安仁讕,身居榮祿鄉。春山樵獨隱,晚圃菊尤香。有子知何憾,騎龍下大荒。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