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叩元音,律呂更循環。邪氣悖正聲,鄭衛生其間。
典樂忽涓微,波浪與天渾。嘈嘈鴟梟動,好鳥徒綿蠻。
王吉歸鄉里,甘心長閉關。
玄黃與丹青,五氣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則。
齊侯好紫衣,魏帝婦人飾。女奴厭金翠,傾海未滿臆。
何忍嚴子陵,羊裘死荊棘。
甘酸不私人,元和運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踐傷,日與性命爭。圣人不能絕,鉆燧與炮烹。
嗜欲乘此熾,百金資一傾。正銷神耗衰,邪勝體充盈。
顏子有馀樂,瓢中寒水清。
陰魄淪宇宙,太陽假其明。臣道不敢專,由此見虧盈。
未聞東菑稼,一氣嘉谷成。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陰蔽曾原。風霜摧枝干,不復庇本根。
女蘿依松柏,然后得長存。
孔光尊董賢,胡廣慚李固。儒風冠天下,而乃敗王度。
絳侯與博陸,忠樸受遺顧。求名不考實,文弊反成蠹。
結交得書生,書生鈍且直。爭權復爭利,終不得其力。
我逢縱橫者,是我牙與翼。相旋如疾風,并命趨紫極。
奔車得停軌,風火何相逼。仁義豈有常,肝膽反為賊。
勿嫌書生直,鈍直深可憶。
雜詩六首。唐代。李華。 黃鐘叩元音,律呂更循環。邪氣悖正聲,鄭衛生其間。典樂忽涓微,波浪與天渾。嘈嘈鴟梟動,好鳥徒綿蠻。王吉歸鄉里,甘心長閉關。玄黃與丹青,五氣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則。齊侯好紫衣,魏帝婦人飾。女奴厭金翠,傾海未滿臆。何忍嚴子陵,羊裘死荊棘。甘酸不私人,元和運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爪牙相踐傷,日與性命爭。圣人不能絕,鉆燧與炮烹。嗜欲乘此熾,百金資一傾。正銷神耗衰,邪勝體充盈。顏子有馀樂,瓢中寒水清。陰魄淪宇宙,太陽假其明。臣道不敢專,由此見虧盈。未聞東菑稼,一氣嘉谷成。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葛藟附柔木,繁陰蔽曾原。風霜摧枝干,不復庇本根。女蘿依松柏,然后得長存。孔光尊董賢,胡廣慚李固。儒風冠天下,而乃敗王度。絳侯與博陸,忠樸受遺顧。求名不考實,文弊反成蠹。結交得書生,書生鈍且直。爭權復爭利,終不得其力。我逢縱橫者,是我牙與翼。相旋如疾風,并命趨紫極。奔車得停軌,風火何相逼。仁義豈有常,肝膽反為賊。勿嫌書生直,鈍直深可憶。
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郡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使、右補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安史之亂”平定后,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病故。作為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并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河。其傳世名篇有《吊古戰場文》。亦有詩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李華。 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郡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使、右補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安史之亂”平定后,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病故。作為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并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河。其傳世名篇有《吊古戰場文》。亦有詩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六月六日嘉會代柬 其二。。區越。 不受山陰父老錢,還山亦似出山年。新詩賦就客盈座,白酒來時赪滿肩。麋鹿動驚西華枕,鳧鹥不上鑒湖船。豈知劉白賡歌日,綠野堂中幾伴仙。
次韻黃仲宣九日。宋代。楊公遠。 又逢重九日,七載寓僧廬。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萸肥含味遠,菊瘦著花疎。只么酬佳節,詩成趼紙書。
謝玄暉歿吟聲寢,郡閣寥寥筆硯閑。無復新詩題壁上,
虛教遠岫列窗間。忽驚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還。
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
宣州崔大夫閣老忽以近詩數十首見示吟諷之下…郡齋。唐代。白居易。 謝玄暉歿吟聲寢,郡閣寥寥筆硯閑。無復新詩題壁上,虛教遠岫列窗間。忽驚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還。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
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