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事入樵徑,云木深谷口。萬壑移晦明,千峰轉前后。
嶷然龍潭上,石勢若奔走。開拆秋天光,崩騰夏雷吼。
靈溪自茲去,紆直互紛糾。聽聲靜復喧,望色無更有。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滴滴洞穴中,懸泉響相扣。
昔時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風來,簫聲生左右。
早窺神仙箓,愿結芝朮友。安得羨門方,青囊系吾肘。
仙游寺(有龍潭穴、弄玉祠)。唐代。李華。 舍事入樵徑,云木深谷口。萬壑移晦明,千峰轉前后。嶷然龍潭上,石勢若奔走。開拆秋天光,崩騰夏雷吼。靈溪自茲去,紆直互紛糾。聽聲靜復喧,望色無更有。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滴滴洞穴中,懸泉響相扣。昔時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風來,簫聲生左右。早窺神仙箓,愿結芝朮友。安得羨門方,青囊系吾肘。
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郡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使、右補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鞍彩分畞y”平定后,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病故。作為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并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河。其傳世名篇有《吊古戰場文》。亦有詩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李華。 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郡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使、右補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鞍彩分畞y”平定后,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病故。作為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并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河。其傳世名篇有《吊古戰場文》。亦有詩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泊嘉興城北門外。元代。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未妨寧過計,不是故多疑。歉歲真難度,奸人或見窺。移舟入城泊,何敢強違時。
李郎中元任過別湖上。明代。孫一元。 苦竹泠泠沙雨青,秋風別我釣魚汀。好持使節朝天子,莫道江湖有客星。北固云回山歷歷,洪河龍斗浪冥冥。眼中經濟須公等,殿上夔龍有典刑。
癸酉次韻新春試筆十首酬友人 其十。明代。趙完璧。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歷風流亦迫真。
摸魚兒十五首 其七。清代。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燕支塢,坐領滿身香露,壽觴歡進無數。醉來可憶長安陌,二月街頭賣處。將母去、至樂在,田園此事教人妒。好春遮獲,索半臂偎寒,紅妝舉燭,續撰遂初賦。
贈商水連尉同年。宋代。祖無擇。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泣玉淚收休積恨,擲金詞在藹新聲。公卿好致歸臺閣,莫遣徒勞浩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