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擁雙旌,南依墨客卿。關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煙景迷時候,云帆渺去程。蛤珠馮月吐,蘆雁觸羅驚。
浦樹凝寒晦,江天湛鏡清。賞心隨處愜,壯志逐年輕。
舟楫不可駐,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許言兵。
蘭渚歇芳意,菱歌非應聲。元戎武昌守,羊祜幸連營。
冬日,漢江南行將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書。唐代。武元衡。 五部擁雙旌,南依墨客卿。關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煙景迷時候,云帆渺去程。蛤珠馮月吐,蘆雁觸羅驚。浦樹凝寒晦,江天湛鏡清。賞心隨處愜,壯志逐年輕。舟楫不可駐,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許言兵。蘭渚歇芳意,菱歌非應聲。元戎武昌守,羊祜幸連營。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眾口。明代。郭之奇。 結繩時遠,眾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感阿富汗近況。近現代。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送謝伯儀守開州。明代。徐溥。 賢哉三謝后,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由來今刺史,即是古諸侯。屈指三霜后,榮遷拜冕旒。